首页 > 财税工具箱 >工具箱详情

应收账款里的利润水分:四个实操判断方法

高顿M云 发布于: 2025-11-03 09:33 阅读: 28

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,往往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里。要是利润表中的利润有虚增,资产负债表必定有项目来承接这部分虚假的利润,应收账款就是最常见的承接项之一。

很多人看财报时容易忽略应收账款与利润之间的关联,这就给了部分企业通过应收账款造假的空间。

应收账款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的匹配度。

正常经营的企业,这两个增速应该保持相对同步,毕竟收入增长通常伴随着货款回收的相应变化。如果连续几个季度,应收账款的增速比营业收入快很多,比如营业收入只增长10%,应收账款却增长了30%甚至更多,这就需要注意了。

这种情况不是企业为了冲业绩,强行给下游客户压货,导致货款收不回来。就是财务上做了手脚,通过虚构收入把应收账款做高,实际并没有那么多真实销售。

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,反映企业资金回收的效率。

先算出企业最近3到5年的周转天数,再和同行业、业务模式差不多的公司对比。要是周转天数一直变长,而且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不少,不能直接认定是企业经营变差了。

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分析:如果客户结构没大变化,给客户的信用政策也没调整,周转天数却突然增加,很可能是虚增的应收账款没办法按时收回,才让周转效率降了下来,这背后大概率有收入造假的问题。

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,也能看出应收账款的真实性。

每个企业都会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、客户的信用情况,制定对应的坏账计提政策。要是某一年企业突然大额计提应收账款减值损失,给出的理由又站不住脚,比如行业里没出现大的风险,合作的客户也没大规模违约,那就得回头看看之前应收账款是怎么形成的。

很多时候,这种业绩暴雷不是突然发生的风险,而是之前虚增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没法兑现,最后只能靠计提减值来掩盖,本质上是为之前的造假买单。

应付账款的变动,还能辅助验证收入的真实性。

企业要是真的实现了销售收入增长,采购规模通常也会跟着扩大,应付账款(欠供应商的钱)也该相应增加,形成“营收增长、应收账款增长、应付账款增长”的联动。

如果看到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都大幅增长,应付账款却没怎么涨,甚至停滞不前,说明企业并没有真正扩大采购,销售增长缺乏供应链端的支撑。这种单边增长的财务数据是虚构收入带来的异常。

这些判断方法不能单独用,要结合起来交叉验证。比如某家公司,应收账款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,周转天数也在延长,应付账款又没同步增长,就算暂时没大额计提坏账准备,也不能排除造假的可能。也许企业还在靠拖延计提来掩盖问题,等资金链紧张或者遇到监管检查,问题才会暴露。

财务分析的关键,就是找到数据之间的逻辑矛盾,因为真实的经营数据,一定符合商业常识。

来源:财务管理研究

财税实务

重要声明:

本栏目的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,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高顿继续教育反馈,
本文系作者授权高顿继续教育发表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电话
    (400-999-9083转2)(18621579081)
    节假日及夜间请拨打
    13040636173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客服
    扫码添加
  • APP下载
    高顿教育APP
    扫一扫下载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收起
切换M站——高顿继教